儘管我們發明了「功德無量放生機*」,許多地區仍因宗教有放生文化,學者以放生文化盛行青藏作為樣區,探討其對生態的影響。
當地訪談 60 名藏族居民,雖然政府已公告禁止放生,仍超過 60% 有放生經驗,單次放生 1000 條更有 4 例,36% 以上居民每年放生超過一次,多由市場購買商業魚類,因便宜又多條,次之則是牛 (?
一般認為生態大概被外來商業魚類入侵,調查後發現大部分魚類仍是當地特有裸裂尻屬魚 (𝘚𝘤𝘩𝘪𝘻𝘰𝘱𝘺𝘨𝘰𝘴𝘪𝘴𝘴) (圖一),比例超過 80%。

原來當地頂級掠食者—歐亞水獺 (𝘓𝘶𝘵𝘳𝘢 𝘭𝘶𝘵𝘳𝘢) 扛下這些外來入侵種 (圖二),這些青藏與金門都有分布的超可愛歐亞水獺成了生態救星~

分別於春秋二季採集共 79 個水獺糞便,定序分析其食物來源幾乎全為魚類,但卻有 25% 是外來種鯽魚 (𝘊𝘢𝘳𝘢𝘴𝘴𝘪𝘶𝘴 𝘢𝘶𝘳𝘢𝘵𝘶𝘴),其餘主要為原生種高原鰍屬 (𝘛𝘳𝘪𝘱𝘭𝘰𝘱𝘩𝘺𝘴𝘢) 與裸裂尻屬,如此比例與溪流物種差距甚遠。
很多文獻發現,水獺是種喜歡冒險尋找新奇獵物的生物!
在此我們感謝水獺的生性好奇與勇敢,成為功德無量的獺獺 XD
作者推論不適高原低溫與低氧的外來種因相對虛弱,成了水獺容易捕獲的對象,而這樣的放生文化已持續 30~40 年,對照附近相似環境的拉薩,因沒有這些水獺無私,現於當地已捕獲不到任何原生魚種,全是外來種 : (
圖三為春秋季水獺糞便定序所得之物種比例,右側括號內比例數值為溪流調查魚種比例,裸裂尻屬 𝘚𝘤𝘩𝘪𝘻𝘰𝘱𝘺𝘨𝘰𝘴𝘪𝘴𝘴 與高原鰍屬 𝘛𝘳𝘪𝘱𝘭𝘰𝘱𝘩𝘺𝘴𝘢 佔了大多數,特別的是橘色外來種佔了約 25%,但括號中 (溪流) 比例僅有 0.1%~0%。

Reference:
Wang, Q., Han, X., Wang, Z., Zheng, K., Dong, Z., Zhang, P., … & Zhang, L. (2024). Eurasian otters prefer to prey on religious released non-native fish on the Qinghai-Tibetan Plateau. Current Zoology, 70(4), 472-479.
本篇同步刊載於 Threads:
PetSci 毛怪實驗紀錄簿 (petsci_note)